付政浩:篮协每年从CBA进账1亿多,存款3.3亿 归化外援应自己出钱

作者:JRS直播网 时间:2025年05月25日 16:00 分享

随着 CBA 联赛的大幕缓缓落下,中国男篮即将踏上新的征程,各项赛事安排也逐渐提上日程。其中,归化外援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球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,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。



近期,有媒体人爆料,中国男篮正在积极与广厦队外援布朗就归化事宜展开深入洽谈。据篮球评论员霍楠透露,自 CBA 季后赛开启以来,中国男篮便迅速与布朗开启了归化的协商进程。然而,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,这一谈判进展并不顺利,遇到了诸多阻碍和挑战。

面对这一情况,部分球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:广厦队是否可以适当减少夺冠奖金的发放,转而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归化小外援布朗的项目中呢?此观点一经提出,便在球迷群体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。支持者认为,这是一种为了提升中国男篮整体实力而做出的合理资源调配;反对者则表示,俱乐部的奖金分配制度是既定的,不应随意更改,且归化球员的费用不应由俱乐部单方面承担。



在这场讨论中,篮球媒体人付政浩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。付政浩指出,如果中国男篮确实急需通过归化外援来增强实力,那么这笔归化资金理应由中国篮协自行承担。他给出了强有力的依据:中国篮协的账户中目前存有高达 3.3 亿元的资金,并且每年还能从 CBA 联赛的营收中稳定获取超过 1 亿元的分成。如此雄厚的资金储备,表明篮协完全有能力承担归化外援所需的费用。



此外,付政浩还特别强调了广厦队的性质 —— 作为一家民营俱乐部,广厦队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要让广厦队承担归化布朗的费用,无疑会给俱乐部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,这是不合理且不公平的。因此,他坚定地认为,归化布朗的资金应由篮协来出,篮协的财力足以支撑这一举措,且不会对其财务状况造成实质性的影响。

回顾中国男篮的归化历程,首位归化球员李凯尔的签约内幕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。知名篮球评论员杨毅曾在节目中透露,李凯尔的归化费用并非由中国篮协直接支付,而是由一家 CBA 国企俱乐部(多方指向上海久事集团)承担。这笔费用数额巨大,且仅涵盖了 2023 年男篮世界杯期间的合作,合同中并未包含长期条款,堪称一次 “一次性买卖”。如今,若想继续与李凯尔合作,不仅需要重新开启谈判,而且还需支付更高昂的费用,从性价比的角度考量,双方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


事实上,中国男篮对于归化外援的需求由来已久。男篮主帅郭士强曾明确表示,归化球员对于提升中国男篮的实力至关重要,尤其是需要那种能够在硬仗中挺身而出、发挥关键作用的强力外援。篮协也曾考虑借鉴日本 B 联赛的成功经验,采用 “两个外援加一个归化球员” 的模式。

在选择归化球员时,众多篮球界人士普遍认为,应更加注重球员的即时战斗力,而非过分纠结于血缘关系。篮球记者贾磊就曾建议,中国男篮应深入考察、认真筛选真正适合球队战术体系的球员,以此直接提升球队的即战力。他以洛夫顿为例,这位年轻球员在 CBA 新赛季的表现堪称惊艳,代表上海队出战的 22 场比赛中,场均能够贡献 24 分、13.2 个篮板和 6.4 次助攻,即便面对中上游球队,也能始终保持稳定且高效的发挥。这样出色的表现,足以证明他具备成为中国男篮归化球员的实力和潜力。



郭士强接任国家队主帅后,积极推动归化外援工作,多次现身 CBA 季后赛场边,广厦外援布朗凭借其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,成为了中国男篮归化的首要目标。在常规赛中,布朗场均能够交出28 分和 6 次助攻,而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季后赛中,他的表现愈发亮眼,完全符合郭士强此前所提出的归化标准 ——“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球队打破得分荒”。



但现实情况却远比想象中复杂。据知情人透露,面对中国篮协给出的年薪 100 万美金的报价,布朗依然表现出犹豫的态度,甚至有拒绝的意向。更为棘手的是,大多数 CBA 俱乐部对于归化外援一事普遍持抵触或观望的态度。究其原因,近年来 CBA 俱乐部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亏损问题,归化外援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薪资,还涉及到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办理以及后续的管理成本等,这无疑让本就艰难运营的俱乐部雪上加霜。

此外,归化政策中的一项关键条款 —— 必须放弃原国籍,也成为了众多外援望而却步的重要因素。对于这些外援来说,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本就短暂且充满不确定性,放弃原国籍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,未来的发展道路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



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,但中国男篮的归化之路仍在继续前行。在这个过程中,资金的来源、球员的选择、俱乐部的态度以及政策的完善等诸多问题,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妥善的解决。

最新资讯